编者按:
小学期实践是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,是我校打造五级项目体系的重要一环。为充分展示小学期实践项目,推广优秀的做法,教务部将组织力量深入各学院,挖掘小学期项目中的优秀实践案例。这些源自师生真实实践的生动故事,将全面呈现学校围绕“教育创造学生价值”的理念,根据国家重大战略与区域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需求,聚焦DT、HT领域,通过引企入校、科教结合、学科交叉、文化交融等,持续推进小学期实践教学改革,提升实践教学育人的实效。我们将用系列报道的形式,将这些优秀的小学期项目予以呈现。
小学期优秀项目系列报道之七:
项目实训深化校企合作,鸿蒙应用开发点亮创新之路
一场融合产业与教育的实践探索,如何在鸿蒙生态中培育创新力量?
2025年夏季学期,成都东软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小学期实训正式启动。本次实训聚焦鸿蒙生态应用及物联网软硬件开发,与成都国信安、华清远见等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,共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,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新模式。
校企协同:双师共导,实战赋能
学校与华为及其授权人才培训合作伙伴开展密切合作,采用“企业导师+专业教师”联合授课模式,由企业派出多位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技术专家参与教学,提供前沿技术指导与实战训练,校内专业教师强化理论支撑,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,全面提升教育实效。
课程实战:鸿蒙生态,学用融合
实训内容覆盖鸿蒙应用开发全流程,包括分布式软总线、动态卡片开发等核心技术。学生通过“理论+实操”一体化学习,完成智慧金融、智慧教育等场景的跨端应用开发实战,系统掌握鲲鹏处理器性能调优等核心技术,并进行了OpenHarmony开源生态实践。课程内容与行业发展同步,确保学生所学技能紧跟行业技术前沿。
项目亮剑:创新应用,彰显实力
在项目实践环节,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了多个实际应用开发项目。项目团队带来了多款适配鸿蒙系统的创新应用,从界面设计到功能实现,充分体现鸿蒙系统的分布式特性与高性能表现。学生在项目展示环节表现出色,多项作品获得企业导师的高度评价,这些融合了创新思维和技术实力的项目,为鸿蒙生态注入了新鲜血液。
人才前景:鸿蒙启航,就业广阔
目前鸿蒙OS装机量已突破10亿,广泛应用于智能终端、车载系统、工业设备等领域。华为开发者联盟运营部部长黄波表示:“随着鸿蒙生态的快速发展,预计2024年鸿蒙相关岗位需求将达到百万级,鸿蒙开发人才需求缺口巨大”。成都东软学院依托鸿蒙应用开发实训,精准对接市场需求,显著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。2024年数据显示,鸿蒙开发工程师平均月薪明显高于一般开发岗位的平均水平,成为就业市场新的增长点。
未来布局:深化合作,持续创新
2024年,成都东软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,双方秉持“校企合作、产教融合、协同育人、创新发展”理念,建立“人才共育、过程共管、成果共享、责任共担”合作机制,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,建设前沿、标准、实战为一体的ICT实训环境和课程体系。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宁多彪表示,学院将依托省级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、网络安全产业学院等平台,持续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,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教学科研水平。
本次小学期实训以鸿蒙生态为切入点,构建了“校企共育、实战驱动、创新引领”的人才培养体系,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。未来学校将继续拓展校企合作广度与深度,培养更多高素质、应用型人才,书写产教融合新篇章。